欢迎光临!今天是:
领导讲话

首页 > 国资监管 > 领导讲话

(陈永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会

江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 陈永华

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改革”是强调最多的关键词。认真学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重大原则和目标任务,积极有序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时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这是对我们党36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况,也是对我们未来事业发展道路的光辉指引。

(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全面

深化改革是历史的必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36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到2013568845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四倍。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到2010年跃居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到2013年的3.82万亿美元,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603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201倍,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创造了连西方国家都“难以想象”、“超越想象”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成就。

没有改革开放,同样没有国有企业的今天。改革开放前,国有企业只是一个指令性计划的执行者,197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为3298亿元。1998年,全国三分之二国有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利润总额只有213.7亿元。2003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只有6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国资委组建以来,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发展速度有了显著提高。2013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营业总收入46.5万亿元,资产累计91万亿元,应交税费 3.68万亿元,约为全国财政收入的28.5%,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9家,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83%。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作为中国经济基石的国有企业充分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出资监管企业规模、效益、运行质量同样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截至2013年,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2534亿元,是国资委成立时的3倍;净资产959亿元,是国资委成立时的3.3倍;营业收入3299亿元,是国资委成立时的5.5倍;利润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3.9%,是国资委成立时的4.4倍;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17.1%,是国资委成立时的3.6倍;税费贡献104.5亿元,同比增长25.4%,是国资委成立时的2.8倍。

(二)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全

面深化改革是问题的倒逼。

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回顾中国历史,几乎所有改革都是形势和问题所逼。商鞅变法是落后的秦国为了避免在诸侯争霸中被吞并。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应对北宋初年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各地农民频繁暴动的困境。清末的戊戌变法是迫于甲午海战失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机。回首36年的改革历程,也是不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中国经济总量虽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还排在世界第八十多位,人均收入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城乡低保人口有7400多万人。恩格尔系数超过40%。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随着支撑我国发展的要素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方式已不可为继。

回顾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历程,我们同样深刻感受到:每一次或者说每一阶段的改革都是形势所迫,问题倒逼。就江西国企而言,改革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国有经济总量不大、国资监管体制不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国有经济结构不优、控制力影响力不强、资本化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变。省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排名全国第26,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覆盖面列第29位,省属国有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2%,低于中部六省的5.09%。省出资监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只有8户,占全省上市公司的23.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一直影响着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江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到了一个不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关键阶段。

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方向,有原则,于法有据

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全面深化改革要于法有据,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

  1.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方向,是我们36年来改革取得举世瞩目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苏联、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所以遭到惨痛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改革的方向跑偏了,路子走歪了,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总书记形象比喻,“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要增强这种道路自信,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因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国有企业的责任、目标是为全民服务,代表的是国家的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始终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这里强调的是“坚持”而不是“动摇”,是“巩固”而不是“削弱”,是“发展”而不是“退步”。35日,习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全团审议时强调,“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要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盘中浴火重生。”在谈到当前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还存在理解不够准确、不符合中央精神时,总书记特意指出,有人“只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认为国有企业根本搞不好、应该消失。”我们要认真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管社会上有什么议论,什么看法,底气要足,底线要清楚。

(二)深化改革要有原则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市场化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原则,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程,一条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轨迹清晰可见。36年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市场化改革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必须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出资人的关系。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看得见的手”主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业管理等公共管理职能,而不能成为干扰市场经济、抑制创业热情的“闲不住的手”。凡市场能够有效调节的,全部下放给市场,发挥“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作为出资人,国资监管机构要主动适应“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加快职能转变,改进监管方式,正确履行“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三项职权提高国资监管有效性。要逐步建立出资人审批事项清单制度,明确各类审核、批准、备案事项,继续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明确责任,提高效率。政府和出资人该放的权放了,该松的绑松了,企业家才能放开手脚,搏击市场。

按照市场化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出资人和企业的关系,可以从新加坡淡马锡管理模式中得到一些启示。淡马锡直接控制20多家大型企业,基本占据新加坡金融、交通、通讯、电力、科技、地产等关键领域;间接控制2000余家各种类型的其他企业,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占新加坡证券市场总值近50%。专家认为,其成功秘诀在于:一是政府不干预企业决策。二是无为而治的控股方式。三是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三)深化改革要于法有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与安徽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关键是公开透明。”

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政策性强,蕴含着诸多法律风险,关乎国有资产安全和企业家的从业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在改制过程中,更要于法有据,阳光操作,把预防腐败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贯穿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全过程。十八大以来,国内反腐持续高压,国企高管接连落马。其中涉及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远洋、中海运、中国铝业、南航、华润等大型国企,所涉行业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自从蒋洁敏落马后,社会对国资国企反腐问题高度关注。法律是最好的防火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要始终坚持依法操作,公开透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企业改制中,战略合作者的选择、股权比例、出资方式、员工持股等重大问题,都要做到于法有据。尤其在涉及《职工安置方案》,涉及国有企业产权、股权转让,涉及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涉及资产评估等,都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公开透明操作,不留后遗症,经得起组织的检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三、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面对改革与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矛盾、新挑战和新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突破利益的藩篱,澄清一些片面的、模糊的认识,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思想境界的提升。实事求是是坚持解放思想的内在根据和目的,背离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的重大突破,是解放思想的重要体现。国内外普遍看好,各方面积极响应。但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国企、民企、出资人也还存在一定程度“不想混”、“不敢混”、“不会混”的困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运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辩证关系的原理积极推进。一是把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能赶时髦,为了混而混,脱离目的,解放思想就会南辕北辙。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二是把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不可能一混就灵,关键在于通过混合,进行机制创新,解决内部人控制、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把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企制宜。解放思想不能脱离实际,简单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进、搞“一刀切”、“一阵风”。要准确界定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的策略应有所区别,同一类别的不同企业,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新一轮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把握改革大局;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推动全面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之一加以强调,这是对改革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改革方法的科学认识。

就国资国企改革来说,中央《决定》提出了总体要求,省委《实施意见》提出了十项具体任务,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意见》共分总体要求、改革重点、组织保障三大板块,从7个方面,提出了25条目标措施。结合江西的实际,既提出了我省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和配套措施,也明确了改革五个重点。其中重中之重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既要整体推进,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企业或者出资人,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三)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顶层设计就是从最高层次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是着眼全局的一种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是过河的“桥”和“路”,可以为基层的实践探索提供方向和理论指导。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大大增强,仅仅由单纯的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行了,必须要进行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制度的力量,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可以为顶层设计提供实践经验,其要义是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每一个鲜活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四)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历史背景下,强调胆子要大,体现的是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步子要稳,体现的是深化改革的策略和方法。胆子要大,是解决敢不敢改革的问题;步子要稳,是解决会不会改革的问题。胆子大与步子稳是辩证统一的。胆子大,才敢于将改革的航船驶入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才有到达胜利彼岸的可能;步子稳,才能使改革的航船保持正确方向、平稳向前,使到达胜利彼岸的可能变成现实。

(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是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加快发展。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国企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省建工集团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鲜活的案例。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等原因,省建工集团从1996年以来出现连续13年的亏损。建工在改革的基本方向上明确提出“三个不散”,即:集团框架不散、经营管理团队不散、技术管理骨干力量不散。在改革的结果上体现“三个转变”,企业转变体制、职工转变身份、管理转变机制。在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在改革的步骤上分三步积极稳妥推进。由于正确选择了改革的路径,综合考虑并处理好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制,完成了产权多元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分流安置了在册职工近8000人,离退休人员6000多人,移交社区管理的居民生活区42个,没有出现一起大的群众性事件,企业三年实现两次大的跨越,集团公司本部完成改制的2011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实现利润首超1亿元,实现了“十二五”期间第一次跨越。2012年,营业收入155亿元,利税9.1亿元。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利税13.7亿元,其中利润4.7亿元,实现了建成200亿元集团的“十二五”期间的第二次跨越。建工改革的成功经验是改革中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生动诠释。

发展困难时期,往往是深化改革最有利的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国资国企改革起步扎实,开局良好,随着国企改革意见的出台,以改革促发展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们要按照强卫书记在第78次省委常委会上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步骤,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调整优化国资结构布局,推进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探索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努力当好“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排头兵。

 

 

 

 

 

7

Copyright@ 2014 www.ibabake.com All righs reserved.
鹰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赣ICP备08027041号 公安备案号:36060202000268
技术支持:鹰潭冰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